2015-12-26 09:16:25
济南标志设计-将用户的痛点转化为消费需求
         当你想把一瓶比市场价高一倍的洗衣液卖出去,宣传文案你会怎么开头?
        “一瓶很厉害的洗衣液,拥有神奇的洁净效果”
        上面这一句话文案,基本上符合了任何一个文案人写文案的直觉反应——既然要写文案,就好好介绍自己的产品,让用户关注自己的产品。甚至这句话也符合很多人对营销、广告的理解:写文案,打广告,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关注你的产品!
        但是对新产品来说,文案第一步真正要做的,往往并不是把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产品身上,而是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自己身上。
        “在关注你的产品之前,先让用户关注他们自己。”
        比如上面的高档洗衣液的文案,当你说“神奇的洁净效果”,用户就要问了:我用立白用的好好的,干嘛要再多花一倍的钱?洗衣液不就是几十块钱的东西吗?高了一倍太夸张了!
       总之,你的产品与他们过去的习惯显著不同(“习惯了普通洗衣液”),如果直接让他们关注你的产品(“我的洗衣液多好多好”),他们是没有理由去改变自己习惯——任何人都懒得改变自己的习惯。
       是的,用户不想改变自己——所以创新产品文案最难写,所以20世纪的切片面包机用了15年才普及。总之,用户习惯顽固不化像“冷冻”。
       而如果你就是要发布新产品,改变消费者的习惯,就必须先让他们关注自己。
      比如同样是150块钱一袋的洗衣液,你可以先说:
     “你穿着几千块钱的衣服,却用几十块钱的洗衣液。”
      这样写,就唤起了用户的痛点,让用户从“难以接受改变”的冷冻状态,变成“想要寻求新方案”的解冻状态。而这时候,让他们开始关注你的产品,才是成功的。
        那么具体怎么解冻呢?如何让用户开始关注自己,唤起痛点,产生改变的动机?
       无数文案教材说了“要抓痛点”,“要直指人心”,“要让人有购买动机”,那么这种痛点和动机到底是哪里来呢?
        其实很简单,回归到心理学最基础的定义,任何的动机和需要,都源于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
     (心理学对“需要”的定义: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
      一般情况下,人都是不想改变的。我们习惯了用普通杯子,即使看到智能水杯,第一反应也是不会买。
       但是当用户感知到自己有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就会想要通过某种行动(比如购买你的产品),来实现这种目标,从而改变行为。
        那么如何刺激这种“没有被实现的目标”?
       济南设计公司知道,人有两种状态:理想状态(我理想的样子)和现实状态(我现实的样子),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是重合的。
      而要刺激动机,要让人改变,就必须让“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产生缺口,从而出现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
        一种方法是降低一个人的现实状态,让一个人意识到“问题”,比如说“孩子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另一种方法是提高一个人的理想状态,让一个人意识到机会,比如说:“孩子,俞敏洪当年英语学习也不好,还不是最终成功了?努力一下你也有机会”。
        总之,如果想要“解冻”,想要改变顽固不化的消费者,让他们可以接受某种“新产品”,就需要让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缺口,而创造这种缺口,有且只有2种方式:
        给他们一个问题—降低现实状态。
       给他们一个机会—提高理想状态。
首页 > 观点 > 济南标志设计-将用户的痛点转化为消费需求
Copyright © HIBONA海右博纳.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018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