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14:09:55
中国品牌,离世界还有多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太多红极一时的名牌企业 ,然而大部分却如流星般短命,一闪而逝,最为尴尬的是,至今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品牌出现。如今,这种情况依然在延续,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仅几年。如果任由这种状态无休止的持续下去,那么中国恐怕永远也出不了世界性的大品牌。 
       海右博纳咨询认为,品牌,说到底,无非是企业对消费者 的一份承诺,消费者对企业的一份信任。品牌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中,并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方向。品牌既属于企业,也属于消费者,不是哪方能单独控制的。任何一个世界性品牌的成长,都要经历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从国内到国外的漫长历程,可以说品牌的打造没有任何技巧和捷径可言,就如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的慢慢积累,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德国、美国、日本,无论从政治角度来讲存在怎样的矛盾和民族情节,但单纯从经济方面来看,他们的企业品牌成长历程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也只有通过透彻、深刻的分析、比较,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所在。遮掩、逃避、躲藏,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有了问题我们要敢于反思,勇于面对,努力地去不断完善自身,才能一步步的走向世界,也才会有百年老店的诞生。 
       多年来,政府、企业界、学术界都在积极探讨、分析、总结,力求挖掘出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所在。然而,因看问题视角的不同,众说纷纭,各说各话,没有形成权威或被各方认可的深刻观点出现。大道至简,大象无形,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全球的视野来看问题,通过比较、分析那些世界性大品牌和我们的不同之处,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许这样会更清晰、深刻些。 
一、产品质量依然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品牌成长的坚实基础。 
       说到产品质量,不得不提德国和日本。应该说,就目前的全球制造业来讲,德国、日本早已是制造业的标杆和翘楚。德国产品以精致著称于世,日本产品以细致著称于世。然而,反观一下我们中国的企业,山寨、造假已然成风,概念炒作大行其道,而最基本的产品质量却成了被企业忽略的最弱一环,急功近利、嗜血成性的商业本质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赤裸无遗。或许有人说,我们起步晚,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事实证明质量跟技术无关,主要的还是那份责任和担当。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那就是不简单。回顾一下那些倒下的明星企业,无不是因质量问题而摔跤,如果没有了最基本的质量作保证,企业的未来根本无路可走,更别奢谈世界性品牌和百年老店。如果连最基本的质量都做不好,试问,你能忽悠的一时,还能忽悠的一世吗? 
二、企业家需要的不仅是一份创业激情,更需要一份战略思维。 
       很多排名前三的企业都卖于外资,一句“把企业当儿子养,当猪卖”的言论,与后期创业板上市后的急于套现,遥相呼应、珠联璧合,无不再一次证明了企业家的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诚然,在中国如今的商业环境中,创业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如今的很多企业老板,大都成长于贫困年代,或许当初的创业激情来自于最基本的物质诉求,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一点,于是,瞅空子、抓机会就成了最有效的打拼方式。然而,当企业熬过生存期、并已取得一定市场位置而快速发展的时候,开阔视野、战略思维以及走向世界的野心,就成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一环。一个百年老店的昌盛,一个世界性品牌的成长,靠的不是广告轰炸和价格促销,也不是一买了之,而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把所有的企业行为都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来,逐渐的向梦想靠近,抬头望天,低头赶路。可笑的是,很多的中国企业没把打造世界性的品牌和百年老店当做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而是当做了目标、计划,甚至开始了倒计时,殊不知企业成功和品牌成长的选择权不仅仅在于企业,而更多的是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最终无不是得不偿失,一败涂地。 
三、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永远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不二法宝。 
       看看那些扬名于世的世界性品牌 ,无一不是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技术,创新不再只是一种企业 号召,而是早已深深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中去,成为了企业的一种精神。没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就如浮萍于世,根本不会拥有自己的市场位置。抄袭、购买,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所在,创新精神无从谈起。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更有企业自身的懒惰心理所在。自创不如购买,购买不如抄袭,这种企业心态是多么的可怕,有的技术可以买来,但那份创新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却买不到,何况很多核心技术人家坚决不卖,我们永远也不会买到。世界工厂的位置,让我们多么尴尬,最勤劳的民族,却过着如此惨淡的生活,现实不由得我们不反思,不进取。创新路上困难多多,肯定也不会一帆风顺,然而回顾一下历史,难道还比我们当年的两弹一星、比德国、日本战后的崛起更困难吗?唯有创新,才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康庄大道。 
四、企业的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在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分享,老板永远是老板,打工者永远是打工者。其实很多企业忘记了,员工才是你的第一顾客,如果你始终以一种家长式的管理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员工,使得他们既分享不到企业成长的物质成果,也得不到应有的那份尊重和归属感,那么员工还怎么会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工作呢?员工不以企业为傲、为荣,就行不成行动的精神动力,没有了这份动力,团队的战斗力就无从可言,当一个企业员工跳槽、流失的现象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企业的未来也就可想而知。纵观中国的历史,这种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界、政治界,也存在于其他行业,这或许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所致,然而看看最初的尧舜时代,是不是我们越来越跑偏了方向? 
       国际性大品牌企业员工的那份自信、自豪和满意感,很值得中国企业借鉴和反思。当大家既能一起种树,还可以共同分享果实的时候,员工才会把自己跟企业捆在一起,企业的未来就是员工的未来,员工的未来就是企业的未来。亡羊补牢,无往而不胜。 
五、顾客是上帝,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平等、尊重的那份感觉。 
      顾客是上帝,这句话自引进以来,流传甚广,几乎成了中国所有企业的墙上标语,然而真正能落到实处的,究竟有几家?看看现实状况,不禁让人哑然失语。 
      1、银行业:vip客户可以不用排队随时都可以插队办理 
      2、航空业:贵宾不需要排队等候可以走单独通道 
      3、咖啡厅:消费不满一定数额不能进入包间 
      4、餐饮业:消费者 不能自己带酒水进店消费 
      5、零售业:产品一旦售出概不退货 
      诸如此类的把消费者 人为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可以说是存在于当前中国的所有行业,甚至成为了中国整个商业领域的潜规则。企业 的这种势利和短视行为,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试想,哪个有钱人不是从贫困中走过来的?哪一个人不需要平等和尊重?企业赢得了少数,却失去了大多数,赢得了现在,却失去了未来。看一下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这些品牌 的世界扩张,会明白他们的成功是有道理的,也是必然的。企业永远不要忘记,任何一个世界性的品牌都是从区域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世界的,每一个百年老店都是一个个消费者捧起来的,顾客不是你的上帝,那么你永远也成不了他的上帝。 
六、一个纯净的商业环境,是任何品牌成长不可或缺的温暖摇篮。 
       很多企业老板都在抱怨: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来对政府公关的,但却不得不为之。如今的商业环境,可以说是糟到了极点。官商勾结、权力寻租、行贿成风,官员越来越像商人,商人越来越像官员,本末倒置,错位至极。记得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有很多人担心中国的企业竞争不过外企,很多人就嘲笑说“老外那么死板、较真,根本弄不懂中国的酒桌文化和行事规则,不足为患”。一个企业的持续成长,靠的不是深厚背景和资源垄断,而是在一个相对干净的商业环境里按商业规则办事,公平、自由的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要知道,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即使你在国内享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优待,那么当你走出过门的时候,还能依靠谁呢?任何世界性大品牌背后的国内商业环境,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政府和企业应该回归本位,各司其职,携手努力创建纯净、公平、自由的商业竞争氛围,只有企业把自身所有的资源和精力都放在了企业的经营和市场中,中国的企业才能大踏步走出国门,屹立于世界。 
       海右博纳咨询认为,强大、复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辉梦想。同样,世界性品牌和百年老店,也是中国民族企业的未来和希望。如果把该做的做到位了,那么希望近在咫尺,如果依然如故,那么未来始终是未来,遥遥无期。
首页 > 观点 > 中国品牌,离世界还有多远?
Copyright © HIBONA海右博纳.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01817号